虽然目前行业内仍有多重不足,但随着政策的日渐完善、环保监管趋严,危废市场持续升温。业内预测,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与此同时,为占据市场优势,行业内各大企业争相竞逐。
3月15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做好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的通知。根据要求,工信部将组织督查组对各省(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排查工作开展督查,同时联合危化品搬迁专项工作组对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和排查工作进行督查。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当前我国危废的产生量和处理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且危废实际处理率低下和产能利用率低下同时存在,此次固废排查行动全面展开时,将带动危废市场的发展,千亿空间加速成型。
事实上,我国危险废物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危废市场存在集中度低、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等现象,不过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技术与监管等多方面短板的补齐,危废处理将呈现越发光明的态势。
从最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废由原来的49类362种调整为46大类479种,到2017年环保督查的开展,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整治活动,无疑加大了对危废行业的关注。
与此同时,2018年,随着《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环保税的开征以及第四轮污染普查的启动,一系列铁腕环保治理政策将倒逼企业升级,危废处理需求将加速释放。多个权威行业机构分析预测,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因而,业内有声音表示,政策引导加强、监管趋严、标准提升,多项利好因素叠加,使得危废处理市场规模扩容迅猛,正处环保行业“风口”。这种市场格局引来各大企业扎堆布局。老牌危废龙头企业,东江环保、启迪桑德、新宇环保等都加大了危废业务的并购整合力度,市场占有量稳步提升。
在行业内“老兵”巩固传统阵地寻觅市场破局的同时,一些“新军”也通过并购、设立危废公司、股权投资等方式切入危废领域。
上一条:没有上一条了